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的重要职责,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北京将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通过调整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名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是优化义务教育布局。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满足人民需求的“首都义务教育新地图”。不断加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等不达标学校的体育场地、专业教室和食堂等建设,逐步达到本市办学条件标准。结合新城建设、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改造,新建一批优质中小学,满足人口快速聚集区域的入学需求。
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重组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采取组建教育集团、形成教育集群、推进学区化管理、实行托管、城乡学校结盟、名校办分校、学校发展共同体跨学段合作、优质管理输出、优秀教师特派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委托高水平的中小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办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教育团体等非营利性机构承办一批一般校,促进优质资源融通共享。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是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缓解学生的课业负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2.怎样促进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向成年转折的主要阶段,所以,高中阶段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加大力度,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第一,巩固和提升“特色高中建设计划”成效,推动更多学校找准定位,特色办学,多样发展。第二,努力构建课程优质多样、特色鲜明、资源共享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第三,加大优质高中资源统筹力度。建立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我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高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四,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鼓励城区公办优质高中寄宿部、国际部外迁,探索民办机制。
如何保障特殊人群受教育权利?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残疾人的教育状况良好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首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特殊人群受教育权利。
一是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教育质量和保障条件。二是推进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个别化教育,努力做到“一人一案”,满足各类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三是加强对孤独症儿童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研究与资源开发。四是继续推进北京市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发挥特殊教育支持中心的功能,研究与开发符合通用学习设计理念的融通课程,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13.怎样推动职业教育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实现转型升级?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按照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大幅压缩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稳定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积极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学校转型、调整或退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资源整合,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继续做好“3+2”中高职衔接改革工作,深化“五年一贯制”高职改革。启动“3+4”中职与本科衔接和“3+2”高职与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完善各级职业教育衔接机制,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各级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第二,全面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各类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举办企业大学或特色学院。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学校主体、企业参与、骨干带动,在重点发展的行业或区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工作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与岗位核心技能、职业标准对接,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推广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职业院校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14.如何整体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策源地、知识转移发动机和知识传播主力军。为了整体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是建立高等学校分类指导体系,推动高等学校进一步科学定位,凝聚优势,特色发展,进一步优化北京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
二是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高等学校瞄准“世界一流”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发展方向,吸引重点领域领军人才主导学科建设,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打造更多优势特色学科。
三是深化“北京高等教育资源统筹计划”,完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合作共建新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师生互访和管理人员互派的长效机制。加大高校资源整合力度,注重内涵发展,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四是引导部分市属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激发高等学校转型内生动力活力,重点培养服务城市建设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15.如何大力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应当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等综合优势,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大力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
一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精尖创新中心,实施一批高精尖创新项目。服务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强基础研究,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上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以基础性突破带动全局性创新。
二是继续加强北京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完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科研人员、科技人才、科研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促进技术转移、升级和产业转型的灵活机制,以高水平科研推动高效益成果转化。探索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改革。
三是支持高校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组织模式,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
四是加强新型高等学校智库建设,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创新,推动高等学校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西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339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