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同城附近200元_300一晚同城约茶

  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滴灌”帮扶成就好学校

发布时间:2016-02-18 11:39:09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强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5年4月启动的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近一年来,充分利用名校长学员优质办学资源,积极探索对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之道。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利用“滴灌”式帮扶,孕育出一所年轻的好学校,其力求务实卓越的探索,值得关注。

  ——编者

  高效“滴灌”同受益

  说起学校帮扶,总是想起乡亲灌溉农田的情景。农田有水田与旱田之分,要保证水田和旱田都要有好的收成,就一定要通过沟渠等手段把水田里丰富的水“匀”一些到旱田里。这样一来,无论是旱田还是水田都能有收成。于是乎,对于浇灌,就有这样的古诗描述:干旱不足患,因有渠中泉。水绕禾叶展,农夫尽开颜。

  我们校长办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点像耕田。有的校长可能在条件优越的学校工作,有的校长则在条件欠缺的薄弱学校;在好学校的就如同是一块水田,在薄弱学校的则像是旱田。要保证所有的学校都有发展,都完成教育育人的基本任务,学校间的帮扶就必不可少。乡亲在劳作方面有令人敬佩的智慧。他们会根据节气、地形、作物等不同,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尤其是经过信息技术熏陶过的乡亲,他们非常看不起挖沟放水、水漫金山式的漫灌,而是普遍掌握并采用了“滴灌”方式。这种浇灌方式的优点是用水量少,节约土地,效率高,能做到精准给水、精准施肥,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灌溉方式。

  作为校长,尤其是承担领航任务的校长,我觉得学校的帮扶应该由“漫灌”走向“滴灌”。“滴灌”式的帮扶会主动地根据受帮扶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是被动地应付上级的任务,不是想当然地把自身的经验做法在受帮扶学校进行简单的复制,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针对性地在其“根部”用力,在精准上下功夫,力求让帮扶产生一定的效果。

  在做校长的过程中,我带领我的团队曾经多次为我们番禺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兄弟学校做过帮扶工作。在帮扶的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领导交代的帮扶任务,更是从中汲取了管理的智慧,增进了办学情谊,坚定了办学信念,端正了办学思想,丰富了办学经验。因此,我也是学校帮扶的受益者。只有通过帮扶,才能保证所有的学校“尽开颜”,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禾叶展”。

  追根溯源巧对症

  薄弱学校之所以要进行帮扶,是因为它就如同是一块旱田一样,假如不进行及时的给水,庄稼一定不能有好收成。在进行帮扶前,我们一定要对受帮扶学校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其薄弱的根本原因,这是进行“滴灌”式精准帮扶的前提。在帮扶实际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校或多或少地会在以下这些方面存在问题。

  设备不新。有些学校之所以需要帮扶,是因为其设备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满足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这类帮扶的“滴灌”方式最简单,那就是动员各方力量,利用当下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帮助他们配足配齐各类教育设施设备。一般来讲,就是进行设备捐赠。这是最常见、最简单、最粗放的帮扶,见效快但不持久。需要说明的是,这类问题往往是学校薄弱的表象,其背后还隐藏着其他问题。

  课堂不活。这是很多学校薄弱的主要原因,其课堂教学落后而呆板,师生关系僵化而紧张。满堂灌、满堂问是这类课堂的主要特征。对于这类情况的帮扶,就是要抓住课堂这个部位进行“滴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教师钻研课堂教学。帮扶的方法就是带领优秀的老师送教上门,请他们的老师来校听课,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组织双方学校的教师同课异构、师徒结对等。

  学风不浓。学风不浓与课堂不活密切相关,其直接原因是教师。教师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甚至不能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种疑惑,积累下来就会导致学生无心、无力向学。学风不浓与课堂不活基本会相伴产生。这类情况的“滴灌”就是要抓住教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滴灌”方式上,大致与处理“课堂不活”的方式相似。

  成绩不好。成绩不好有生源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校管理的因素。在“滴灌”时,就要分清原因,学生方面就要因材施教,教师方面就要进行专业培训,管理方面则从制度做起。一般而言,它是前面几种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是前几种情况的必然结果。在具体帮扶时,就要辩证分析,找准问题,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滴灌”。

  校风不正。校风不正一定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异化的结果,在这类学校,正气被邪气所压倒,上进被落后所耻笑,教师不能示范引领,学生不能虚心好学。教师不以教书育人为荣,学生不以刻苦努力为荣,打架斗殴、拨弄是非、说三道四成为一种常态。这类学校的“滴灌”就应该在校纪校规上下功夫,端正态度,严守纪律。这种情况最难帮扶,作为外在的帮扶力量,除非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起用力,一般来讲解决不了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最多只能起引领和感召作用。

  人心不和。人心不和一般有五种情况:教师与行政不和,行政与行政不和,教师与教师不和,教师与学生不和,学校与家长不和。凡是出现这种情况,必然会出现“校风不正”。人心不和的背后有理念、利益、人际、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原因,“滴灌”应在校长处下功夫。凡是人心不和的学校,校长应该反思、警醒,不要一味在其他行政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上找原因。这类帮扶比较麻烦,但也很好找到着力点,尤其是对于我们帮扶方来说。我用得最多的方式就是感化对方校长,同他讲我的经历,讲我的经验,引导他不要苛求别人,学会去包容不同的人群。

  理念不新。理念不新很难判断:有的学校教的都是新理念,走的却是老路子;有的学校叫嚷的和行走的都是老套路。前一种以教改、课改先锋自居,后一种则以回归本真来遮盖。做法好改,理念难撼!其“滴灌”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最佳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优秀校长为榜样,引导他们改变旧观念,建立新思想。

  文化不优。文化不优往往与理念不新相伴相生!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的不正确,作为师生精神面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合成体,文化不优所隐藏的问题更复杂,解决起来更艰难。其“滴灌”的方式就是在传承上做文章,在创新上做文章,以端正办学理念为原点,以课改为重点,以特色活动为突破点,以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为关键点,全面、系统地建设学校文化。

  倾情相助共进步

  两年前,由于我任职学校生源快速增长的原因,上级有关部门需要在我校附近开办一所新校,并且这所新学校必须是一所好学校,以满足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由于建设工期的原因,新校一时无法建成。于是,我主动腾出教室,共享资源,让他们师生一起搬进来。经过两所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年后,我们双方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如今这所年轻的新学校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所好学校。

  从帮扶的角度上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精准式“滴灌”的。

  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体现热情。作为一个家庭,来了客人,一般而言都会热情招待。假若客人要在这里生活一段很长的时间,且要处处关照,此时主人家还能长久保持热情周到,让客人“没有寄人篱下”之感,则就需要一种情怀和修养了。主动承担这个任务的时候,我首先做通全体行政和老师的工作,让他们明白这样工作的意义,理解对方的感受。他们只有理解了,才会和我一起热情接待他们,主动帮助他们。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在暑假里,放弃休息时间,腾出了最好的教室,装修出最好的办公室,以便让他们在进驻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当新学期开学时,看到整洁的教师、崭新的桌椅、先进的设备、温馨的环境时,对方学校的师生笑了。

  二是一起升国旗,体现平等。已经进驻新学校后,如何让他们快速融入到这个校园,让他们感觉一花一草是他们的,一砖一瓦是他们的,他们也是这个校园的主人?我设计了“我们一起升国旗”这个主题活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两所学校的全体师生集中在操场上,我让他们的校长代表我对两个学校的师生进行讲话。然后,我们两个校长一起承担“光荣升旗手”,让国旗在师生面前冉冉升起。通过这些活动,我要向两个学校的师生表明,我们都是这个校园的主人,在这个共同的校园里,平等地交往,认真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在这个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平等,我们收获了尊重——在以后的一年里,当我们的校歌响起的时候,他们会用整齐掌声为我们加油!

  三是一起参与教研,体现专业。新学校要办好,离不开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为了让他们的老师尽快发展,我们开放了所有学科的教研活动。教师集体备课、反思、磨课以及团队训练,都让他们参加。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互联互通,两校专门协调,让教研时间、内容、标准甚至评价都同步。经过一年的参与,在教研组的常规建设、特色活动和核心文化等方面,他们有了个很好的发展样本,加快了摸索的实践,提高了专业成长的效率。

  四是一起走向新课程,体现开放。课程是学校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两校学生能和谐、快乐相处,我们的课程对他们的师生全面开放——可以和我们一起上课、活动和娱乐。在学生社团课程方面,我们更是利用师资优势和经验优势,派出师生进入他们课堂,以最快的速度让他们掌握了“篮球操”等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把我们经多年摸索形成的有竞争力的特色项目,毫不保留地提供给他们。两校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进步,一起走向新课程。

  五是共享管理智慧,体现严谨。为了共享我们的管理智慧,我们开放行政会议、教师例会等所有管理层级的活动,让他们的行政队伍参与,两个校长在进行结对的同时,发动所有的行政人员也要一一结对,组成两校发展共同体。

  随着他们新校的落成,我们两所学校在一个校园内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发展的日子也就结束了。在结束的日子里,我没有“客人一走全身轻”的感觉,心里充满的是留恋、不舍!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收获的要比付出的多。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成就 学校

精彩专题 MORE >
技能大赛荣誉榜单 普高班 普高班、职高班、就业班

一体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写下,就是影响和改变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