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舆情可知,这些“校规”之所以引起不满和围观,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按学校管理者的喜好替学生做选择。
学校无视学生的想法,甚至拿大学生当小孩子。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管理,学??梢跃龆ㄑ芨墒裁?,不能干什么;学生必须听学校的话,如果不听话,就采取种种措施强制学生遵从管理。理由无非是:为学生安全着想,为了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或秩序,等等。
长沙某高校为了防止学生懈怠学习,取消国庆假期,禁止学生离校;西北某高校“反对媚俗西方洋节”,禁止学生过平安夜;黑龙江某高校认为外卖不健康,禁止学生叫外卖……都折射出这种管理思维。
这种管理思维的出发点虽好,但是权威感十足,并未考虑规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压缩了学生的自由空间。
二是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复杂问题。
遇到问题,学校不从根本上寻找原因,也不走相应的程序,而是以强制手段来约束师生行为,追求管理的“效率”。
最近,四川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为改变学生宅在寝室沉迷于网络的情况,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去满30次图书馆,每次不低于30分钟,否则影响期末成绩。不少学生对此不满,认为这是形式主义。
要知道,一项规定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它的出发点,还要看其制定过程的正义性以及实际效果的适用性。学校强迫学生去图书馆学习,如果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是难以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甚至引发抵触和对抗情绪。学校在锁定问题的同时,如果能从深层次上找原因,注意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而不是想当然地制定规章制度,管理效果显然会更好。
三是无视学生的合法权益。
缺少法治意识,甚至没有法律常识,采取违背法律规定的管理办法,侵犯学生利益。比如,某些高校强制要求学生使用“垄断+高价+劣质”的校园宽带,显然违背了消费者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即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长沙某高校为了防止学生懈怠学习,决定取消国庆假期,岂不知国庆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前些年,如今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校规”更容易成为公共议题。首先,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意见很容易扩散;其次,依法治国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师生的权益意识增强了,需要维权时就会在网上“呐喊”。
面对这些频发的舆情事件,高校管理不能停留在“1.0时代”,在观念和行动上都要有所改进,顺应时代变化。
推进依法治校,按照大学章程办事?!豆抑谐て诮逃母锖头⒄构婊僖罚?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文章《响应时代呼唤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指出,从章程起草、征求意见到审议,都要做到师生全员参与……要对涉及到学校发展、日常管理、师生利益、民主参与、信息公开、监督保障等重大事项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把原则确定下来,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
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大学章程奠定依法治校的基石》指出:制定大学章程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法律法规,严格遵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合理部署,保证章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民主精神和权利意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立足现实,杜绝“闭门造车”;三是注重大学章程的地域特色和层级特色,以利于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四是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要求,保障章程的整体质量和科学性。
发扬大学精神,对师生思想或行为上的差异持宽容态度。蔡元培先生的办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倍受后人推崇。可现实中,不少学校喜欢用硬性标准来要求师生,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师生的合理自由,严重背离了大学精神。
学校应该允许师生和学校有对话的空间,尊重不同的诉求,用文化和精神去感化、引领师生的行为,而不是硬生生地强制师生。
带学生到校园草坪上课却被保安驱赶的中山大学教授王进写道:“如果把大学比喻为一个开放的文化广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广场上展示、沟通、践行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文化理想,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不断的融合、分化、再融合、再分化,大学的文化活力就是这么来的。谁也不必强求谁一定要跟谁保持一致,谁也没有理由和权力要求其他人一定要与他保持一致。如果你的文化理想和实践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自然会产生追随者、效仿者,自然就会逐渐传播开来,你就算不想这样,也是挡不住的;反之亦然。”
结语 在倡导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今天,法律法规和大学章程应该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依据,只要师生的行为不违背法律规定,不妨碍他人,学校管理者就应保持宽容的态度。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积淀与塑造,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引导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