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1994年图灵奖获得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发展迎合人类需求的信息技术,“即能将准确的信息在适当的时间,以恰当的语言传达给正确的人。”
这种技术一方面可以预见人们想做的事情并帮助其高效率地完成,另一方面还可以提早检测出对人们安全产生威胁的事件,“比如警告出行的人们附近哪里有车祸。”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主办,近400位中外院士、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知识如何服务科学与工程”展开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在会上回顾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他说,50年前,信息仍依赖人类去录入和传播,而如今信息已经独立于人类,直接来自于物理世界、传感器和物联网。
他主张打通海量数据之间的连接,比如将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菜肴与现代社会的烹饪视频、食物营养联系在一起形成“红楼菜谱”。
“我们发现,把海量数据彼此进行联通之后,从中可以产生出大量的新知识,”潘云鹤说,他预测世界未来将从大数据走向大知识时代。他这一主张体现在中国工程院的“新本草纲目计划”。
中药中很多验方经历千年考验,是新药筛选的巨大资源库,青蒿素就来自古代处方的启发,他介绍这个项目则将药材、成分数据、药理数据与疾病等相互联通,打造中医药的新知识体系。
除了探讨大数据在人类生活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不少专家还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说,大数据可以将传统城市与现代理性城市相结合,解决过去城市化中的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提出,大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智慧城市一方面通过传感网络实时采集大数据,例如抓拍交通图像以及采集病人信息的医??ㄍ?,另一方面通过机器将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建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