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有业不就”的现象?本期话题编发两篇稿件,以飨读者。
“慢就业”虽好,并非人人“可以有”
我们乐见“慢就业”的出现,但更乐见的是年轻人展示出的那种理性、不盲从、个性化的生活态度。
伴随着本科扩招的开始,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维持在相对高位,媒体报道在描述大学生就业形势时,常用诸如“严峻”“不容乐观”等字眼。尽管如此,在各级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数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12届、2013届、2014届毕业生为例,根据权威统计数据,三年的全国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0.9%、91.4%与92.6%。
保持较高就业率是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但也不排除少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就业不对口、被动就业、盲目就业、为就业而就业等,此类现象,过去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高校缺乏对学生长期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忽视对就业岗位与个人兴趣契合度的测评,结果很多大学生在毕业离校的大潮中匆忙就业,很快却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选择的岗位,从而呈现出工作懈怠、情绪不高等消极状态,抑或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给个人职业发展和供职单位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慢就业”的出现,是对大学生就业盲从现象的某种矫正。“慢就业”虽然表现在就业速度上慢了一点,但实质并不是不就业,或者无原则地推迟就业,而是在就业之前更加理性地评判自己、更加科学地规划未来。因此,从传统就业观念到“慢就业”的转变,其实是毕业生从关注就业效率转向关注就业质量的体现,这是好事。
以社会视角看,这一现象意味着现在的90后毕业生独立意识更强、自主意识更浓,对待生活、工作更加理性,不愿盲从、不愿简单屈从社会安排,而更希望凭自己的努力主宰未来,这样的就业理念,更有利于?;で嗄耆说慕【窈痛丛煨?,这和新常态下强调创新的大背景是契合的。当然,少数学生的“慢就业”,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离不开一定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支撑。是不是选择“慢就业”,还是要因人而异,并非人人“可以有”,不可陷入另一种盲从。
正因为此,有条件“慢就业”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慢就业”只是正常就业形态的一种补充,没必要鼓励所有毕业生都去选择“慢就业”。所以我们乐见“慢就业”的出现,但更乐见的是年轻人展示出的那种理性、不盲从、个性化的生活态度。需要指明的一点是,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到了应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如果把“慢就业”当作逃避竞争、不敢直面社会压力的借口,那就值得警惕了。
说“慢就业”是好事,从大学教育角度看,这也有利于让大学减轻就业率的过度束缚,真正把重心回归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上来。就业率高低本来就是个社会问题,疲于应付就业率,学校反而可能放松对培养质量的关注。
总之,“慢就业”也好,快就业也罢,最终都得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本位,快与慢可以是个人的选择,但最终都要就业,最终都要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醭?,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慢就业”不要拖成“面子就业”
应届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摈弃急功近利思想,追求“体面就业”而非“面子就业”。
在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一面是用人单位挖空心思招兵买马却“招不到人”,一面却是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或者并不急于就业,选择做“待定族”,享受“慢就业”。
据媒体报道,在慢就业群体中,有的学生是理性就业,坚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未来有明确计划和安排,从长计议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实际上,国外大学生刚毕业时也有“间隔年”的情况,尤其是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毕业生,通常先做一段时间义工或者旅行,然后再考虑择业或者深造。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有的“待定族”并非基于“从长计议”,而是畏惧挑战,逃避就业压力,或者对前途一片茫然,得过且过。这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缺乏主动了解社会、认知职业和规划人生的智慧和勇气,应该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原本并不狭小,关键是大学生个体能否顺应时代潮流,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个人追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才能最终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劳动和创造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劳动者,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总体上看,大学生应响应时代召唤,切实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中,将个人梦与成才梦、创业梦结合起来,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尤其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更应转变就业观念,摈弃急功近利思想,追求“体面就业”而非“面子就业”。总之,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而不是盲目追求稳定、高薪和一步到位,或者跟风“慢就业”、做“待定族”。
“待定族”和“慢就业”群体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新改变,更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应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也要积极肯定毕业生灵活的就业模式,改变过去单纯以“就业率”论英雄的固有观念,想方设法给予“待定族”们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谎灾?,高校既要在宏观上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要在微观上不断推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指导服务能力的提升,突出因材施教,强化分层分类指导,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理性、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勤奋学习、实践活动等途径提高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更高水平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