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的未来——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教育论坛于12月25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教育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论坛主要探讨在瞬息万变、充满挑战的未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共同努力,让孩子更加系统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文化定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知道自己文化的根,立足现在,勇敢地迎接未来挑战。
在家庭中
传统文化教育应重视情感与传承
本次调查也设计了一些与家庭有关的调查问题。其中有一题是: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传统文化活动?整体数据显示,只有不足两成的孩子没有和家人参加过任何传统文化活动。超过六成的孩子表示非常乐意和家人一起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并和家人乐在其中,只有极少数孩子表示不太愿意。
在调查中,超六成的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孩子喜欢过春节的原因与成人的想象不同,将近一半的孩子表示“和家人团聚很开心,增进感情”,远远高于“收礼物吃美食和放假很自由”这两个成人眼中孩子喜欢过节的理由。而相较之下,对于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孩子们的喜爱程度却不及圣诞节和万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节日仅仅是“小长假”,只有外出旅游和吃喝活动。缺少传统文化内涵,让这些传统节日在孩子们心中日渐淡化。
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发现:虽然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有一定重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家风、家庭文化的传承。在问到“家人是否经常给你讲自己家族的故事”时,只有三成左右的孩子表示“家人经常和我说”。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应该重视沃土的力量
在本次调查的对比分析中,调查组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老少边贫地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却没有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经济发达地区。在“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传统文化活动”的调查中,老少边贫地区孩子与家人一起“听讲座、看演出”和“参加地方民俗活动”的比例均为三类地区最高。此外,老少边贫地区的孩子在参与活动时,感觉“我与家人都乐在其中”的比例也高于另外两类地区。在回答“家里人和你说过有关家族的故事吗”时,44%老少边贫地区的孩子选择“家人经常和我说”,明显高于大中小城市。
在问到“你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对你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时,老少边贫地区孩子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大城市孩子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增长知识和见闻”。
按说大城市经济和文化资源集中,有实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老少边贫地区是怎么做到的呢?调查组发现,老少边贫地区有一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多民族融合,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地方传统风俗保留相对完整;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征,让地方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这一发现让调查组意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可以学习的、有形的知识和技艺,更是浸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和信念中,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力量正是深植于民间生活的沃土之中。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
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小城市最为薄弱
数据显示,近八成学校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并且有专门的教材。近六成孩子表示“非常喜欢这些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大部分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孩子们对课程反响良好。
但是,在对地区数据对比分析时,调查发现:从课程设置和内容丰富程度来看,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小城市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最为薄弱。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
免费咨询电话:400-0931-558QQ:3083826959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339号
延伸阅读: